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秋香十分关心粮食安全问题。她表示: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粮食应急建设更是直接关系群众生活资源和维护社会安全的基本要素。
韩秋香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建议,提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元化提升粮食应急体系的保障能力,加强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和协调运营,为践行中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战略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印发的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将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作为核心内容之一。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应急体系和应急反应能力有效提升。
正在制定的粮食安全保障法,也将粮食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应急措施、应急义务等作为重要内容。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形成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成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等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形成全国一盘棋网状粮食应急节点分布。

韩秋香在查看水稻长势。
韩秋香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虽然我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弱项。
“我国有关粮食应急体系的法制化保障,分散在不同的条例和方案之中,呈现碎片化。完整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可为地方政府粮食应急管理的精准施策、绩效考核等提供法理依据。”
同时,全国性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因受筹建时间所限,尚处在完善期,监测预警的敏锐性需进一步提高。此外,存在部分硬件设施有待完善、部分道路运力不畅、跨省域战略性联动能力有待统筹部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