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张璐)永辉超市近日来频繁被曝光出现食品不合格问题。6月8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食药监局”)发布2018年第3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显示,永辉超市丰台区草桥分公司销售的食品违规使用防腐剂。 事实上,这已不是永辉超市首次因食品质量问题而登上“食品黑榜”,在6月5日,永辉超市还因通州区台湖分公司销售防腐剂超标的红枣蛋糕被通报。 6月12日,长江商报记者联系到永辉超市客服部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出现这样的事件非常抱歉,会按照监管部门的通报予以整改。”在被追问为何屡次登“食安黑榜”时,对方表示不清楚原因。 此外,记者发现,在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中提出,因北京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朝阳北苑分公司销售的不合格食品,朝阳区食药局决定对该超市做出罚款5.1万元的处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永辉超市,沃尔玛百货、华润万家生活超市等知名公司所销售的产品此前也出现了不合格问题。 未来像永辉超市这种大型连锁商超,如何做到强化管理?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大型连锁超市由于庞大的进货量和庞杂的进货渠道,本身就是食安问题的‘高爆’地带。但其自身应该更多的在销售食品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一定的抽检、抽样,以及在技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互动,加大日常抽检取样的频率,而不是被动等待某个食品被曝光后再下架,或等相关部门上门抽检。”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