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怎样才能让群众放心? 从积极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到狠抓基础建设,从强化行政监管效能到提升技术监督水平,从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到二十条服务发展措施……过去的一年,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敢于直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监管难点,着力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继续呈现平稳向好态势。 然而,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我省食品药品安全仍然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须臾不可放松。今年,如何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才能确保不出现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不出现舆论热点问题? 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发展中的难题,我省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如何推进食品药品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为载体构建全程监管机制” 2月2日,吉林市利雅德饭店外面悬挂了一个特殊的牌子,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旁边还标有“寻找笑脸就餐、A级”的字样,这是我省“寻找笑脸就餐”行动首家挂牌的A级餐饮单位。 “笑脸标志既是‘活广告’,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餐饮企业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诚信守法经营。”餐馆经理曹萍告诉记者。 白山市江源区的孙女士养成了在超市购买食品打完购物小票再刷一下二维码的习惯,呈现出的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让她放心多了。 市民赵女士对很多超市及农贸市场里的集快速检测、科普宣传、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四位一体”多功能的“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小屋”赞不绝口。 “阳光厨房最受欢迎!”采访时,许多群众的这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 …… 生活变化只是点点滴滴,便捷安全却是实实在在。让百姓放心消费——看似简单的愿望,背后却是近年来被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当中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的结果。 “今年我们要全面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以放心工程为载体,推进食品药品治理能力现代化。”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食品药品安全办主任、食药监管局局长崔洪海说,“我们将培树12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区)、3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园区,全面提高监管效能;免费为1.2万户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追溯软件和终端设备,实现“产地准出、销地准入,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免费为8000户餐饮服务企业安装油水分离器,从源头上切断“地沟油”违法犯罪链条;力争实现二类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阳光厨房”改造率达到60%以上的工作目标,在全省开展“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并新建300家“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小屋”。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王彦民告诉记者:“在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动态评定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制订了省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首次把群众满意度评定纳入考核范围,同时把阳光厨房建设、油水分离器安装、电子追溯系统接入和快检设施配备等一并纳入到新修订的考核标准中。” 不止于此,为使监管更具成效,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及重大项目建设、地方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等放心工程各项重点任务都将有序平稳推进。 如何打造社会共管共治格局 共治主体多元化触角延至最基层 实现食品药品的长治久安,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是“不二法门”。 记者近日在柳河采访时发现,柳河县在柳河镇中华街工商分局基础上,尝试组建了柳河镇市场监管一所,人员从原7人增加到13人,这标志着食品药品监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最基层。 如何破解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这一难题?“结合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我省将继续完善基层行政监管体系。督促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合理划分事权,强化配合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监管体系。指导市、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科学设立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完善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加快建立全省上下贯通的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政村、社区食品药品信息员、监督员、协管员队伍建设。”崔洪海说。 我省今年在推进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方面,除了继续落实安全总监制度外,还将深入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共享、评估、使用规范,及时发布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者“黑名单”;鼓励企业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推动建立动态实时更新、应用系统完善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与各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推动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信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12331’真是一条方便群众、服务公众的热线,不仅受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投诉举报,还为百姓提供食品药品咨询服务,这下我也能参与维护食药安全了。”2月5日,长春亚泰社区居民张阿姨在参观吉林省食品药品举报中心时兴奋地说。 正如张阿姨所感受的,在调动群众力量参与监督方面,我省也在进行多手段、多路径的探索。 “我们将鼓励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畅通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发挥食品药品及相关行业协会、科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将日常教育与集中宣传结合起来,适时组织开展分类培训,切实增强企业的道德意识、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魏茂义表示。 修订与《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制度,《吉林省食品药品电子追溯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等一系列的法规制度也在积极推进中,努力实现监管无盲目、执法有遵循。 如何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效能 日常巡查与专项整顿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监管、巡查、整治工作新常态 日前,长春市欧亚商都食品超市再一次接受了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飞行检查。这种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监督检查方式,在我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成为常态。 执法人员介绍说,采用这样“四不两直”检查方式,更容易发现各种显性问题和隐藏风险,也提高了工作效能。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