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食品网

热门关键词:  东北食品  食品药品  辽宁  涓版敹  涓撳?

对伊春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调查

发布:2018-09-10    关注:东北食品网 WWW.DBSPW.COM     人气:  ℃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此认识,我们对全市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行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制建设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伊春市的食品生产、加工、餐饮与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伊春市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08户,其中小麦粉12户、大米59户、食用植物油22户、酱油食醋12户、腌制品101户、乳制品4户、速冻料面食品3户、白酒64户、啤酒1户、糖果1户、饮料及饮用水45户、冷冻饮品8户、茶叶1户、果酒9户、酱腌菜8户、炒货2户、蛋制品1户、薯类淀粉3户、酱类制品3户、豆制品222户、糕点制品144户、其它类别食品72户(包括山野菜、面食加工等)、食品相关产品11户。有75户企业的79个申证单元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6户白酒生产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户乳制品生产企业获得婴儿配方奶粉工业生产许可证。年生产能力2348万吨,从业人员5541人,有资质专业技术人员883人。全市食品批发企业113户,专卖店248户,大中型超市6户。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伊春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2.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2处,建立了林业山野菜、山野果等改培基地面积12万亩。全市现有以地产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80余家,生产产品100余种,有18家53种产品获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认证(其中有机食品15种、绿色食品33种、无公害农产品5种)。产品覆盖了粮食,蔬菜、畜产品、山特产品等六大类。全市有餐饮业11200家,其中学校食堂25家,托幼机构124家,宾馆餐厅24家,大小酒店、饭店、小吃部11027家,从业人员33600人。

监管的情况

    食品行业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伴而生。伊春市的食品行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势态迅猛,因素很多,尤其借助了全市绿色食品业、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业、森林生态旅游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发展的拉动效应。

    纳入日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建立领导与组织协调。2004年8月,伊春市成立了以副市长张金铸同志任组长,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并以市农委、市畜牧局、市环保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其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市的各县(市)、区也相继建立了这一机构,为全面贯彻“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国发〔2004〕23号文件精神,做好伊春市食品监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拔专款、发文件,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全面发挥好新设的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组织职能,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为办公室购买办公和执法设备、办案和监督检查拔发专款,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伊春市还用政府文件印发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重要工作部署。市政府先后印发了《2005年伊春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2005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伊春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等,有力地推进了食品安全工作。今年8月底,市政府召开十一届三十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上,听取了伊春市食品企业发展情况、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当前存在和下步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前段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对需要解决和确定的问题做出了决定。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委员会成立后,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制发了委员会会议、委员部门责任、信息联络、投诉举报、督察督办、事故报告、食品安全宣传、办公室工作职责等八项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的精神,今年又制定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报告制度》、《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试行)》,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待审改后下发。按照黑龙江省的部署,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伊春市食品放心工程方案》、《伊春市加强肉制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伊春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还编制了《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食品、药品、特大火灾应急预案》,确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为实施食品的放心工程、专项整治和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突出重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按照《伊春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突出重点,下力抓好以粮、肉、菜、果、奶、水产品为重点的六大品种和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四大环节。

    食品源头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伊春市农业部门从种子、农药、化肥等基础抓起,着力开发无公害、有机、绿色产品,打好绿色牌、有机牌、标准牌,有计划地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已有18家53个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标识,特别是去年全市种植的3万亩无公害蔬菜,顺利地通过了国家农业部门组织的验收与认证,进而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产品标准综合示范区的推进,确保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市环保部门加大了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跟踪指导和监测力度;畜牧部门开展了查处“人——猪链球菌”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养殖、定点屠宰厂进行了网式专项检查,加大了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

    食品加工环节得到有效整治。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严把食品生产准入关,对食品加工企业开展了13类食品安全准入培训,严历查处无证生产经营,把食品安全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加工环节、每种产品,全面落实打假责任制,制定了三级联动措施,划分打假责任区,成立打假责任组,确保了从源头抓质量的有效性;采取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81万元,购置了食品检验检测设备,填补了伊春市食品部分检验检测项目的空白。组织相关部门对肉食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检查,取缔了两处屠宰黑窝点,强令拆除了锅灶、木案子等屠宰设施,收缴了猪肉、牛肉、并对其进行了处罚和公开曝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

    责任编辑:东北食品网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食文 | 产业 | 风采 | 图片 | 视频 | 购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此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法律顾问:崔强

    © 2019-2021 dbspw.cn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辽ICP备18014855号-1

    服务邮箱: a024@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2385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