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建议保持日常的饮食习惯,家长不要为了给考生临时补充营养、增强精力而刻意改变饮食,变着花样给孩子补。”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生王春香说。 针对考试期间的饮食,王春香提出了两大原则:清淡为宜、不吃剩菜。 她表示,考试期间考生一日饮食应当吃个七八分饱,并且适当增加全谷、薯类食物,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和充足的维生素B的供应。“烹饪食材的方式也要注意,不煎炸烧烤,忌辛辣肥腻,以清炒、炖、蒸、拌(加醋蒜)为主,并增加各种深绿色叶类蔬菜和优质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鱼虾、瘦肉、去皮鸡鸭肉、豆制品、奶类、肝等的摄入。”王春香说。 “为了避免变质食物导致闹肚子,考试期间尽量不吃剩饭剩菜。”王春香建议,家长如果选择外购熟食和即食食品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厂家,注意看保质期和储存条件,打开后尽量一次性吃完。另外,高考期间天气炎热,考生喜食冷饮,但不能纵容他们多吃,以免肠胃受到刺激引发胃肠道疾病。 作息规律 不要大幅度改变 考前一个星期开始,考生就应当开始有规律的作息。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治医生徐治告诉本网,考生应当在维持原有作息节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不要大幅度改变生活习惯。 徐治举例说,比如之前考生是晚上11点多睡觉,现在可以适当提前到10点多,来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应对第二天的考试。但入睡时间也不要提前太多,以免睡不着导致第二天考试时候萎靡不振。 “考生每天保持七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是最适宜的。”徐治说。 不害怕不轻视 家长不要过分施压 提到考前心态问题,徐治指出,考生要做到“不害怕、不轻视”。一方面不要惧怕高考,将自己现有水平发挥出来就好;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轻视高考,不把考试当一回事。 “其实现阶段很多考生自己的心态是调整的不错的,倒是很多家长需要进行调整,不要给孩子传递太大压力。”徐治表示,家长与考生是最直接联系的一环,如果家长考前出现种种焦虑是很容易传递给子女的,将会导致考生也不能保持镇定。 徐治建议,考试期间,家长照顾好子女的饮食起居即可,不要过分表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于子女出现紧张情绪的情况,家长可以采取散步、闲聊的方式加以缓解、放松考生的心情。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